资讯正文
“我听说,象棋高手、特级大师,都是可以下盲棋的,下盲棋的意思就是不看棋盘,直接凭着记忆,用嘴巴报出棋谱下棋!一盘棋这么多棋子、这么多棋步,大师和高手是怎么做到的?”
“还有一些特级大师,比如柳大华、蒋川,他们可以同时�20盘盲棋,而且对阵的都是省市级别的名手、高手,我刚刚下过的棋让我重新还原我都复不出来,他们是怎么做到20盘盲棋都能了若指掌的�”
“特级大师能下盲棋,我怀疑他们的大脑构造跟普通人不一样。以前我看《最强大脑》,有些记忆高手是直接用‘盲填’的方法做复杂的数独题目,我觉得下盲棋,尤其是十几盘、二十盘盲棋比做这种盲填数独的游戏厉害多了�”
应该说,普通棋迷群众,�“盲棋”这项技能的叹服和赞许,有利于提高象棋话题的新闻热度,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中国象棋运动�
但我必须要澄清一个事实:盲棋,其实在象棋运动中,并非一项技术含量特别高的技能�
不要说特级大师、大师,连绝大多数具有县冠级以上水平的棋友,都是能完完整整下一盘盲棋的,而且这盘盲棋的水平,跟直接睁开眼睛对着棋盘看着下差不了多少�
“盲棋”是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和戏剧性的表演项目,但它的意义也不能被过分高估�
01
很多人可能难以置信,“闭着眼睛”下棋,这么高难度的事情,怎么可能被轻易做到?
早在2010年,笔者作为一名弱市级棋手,在肇庆参加一个象棋交流活动。期间,和当地象棋爱好者进行了一次盲棋应众表演。其中一位年纪较大的爱好者要求我让马,条件是,要求我不看棋盘(背对盘面),而是用棋谱报出棋步,再由他人“代劳”执子行棋�
“盲棋让马”——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的条件,马上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。观众们的心态都很微妙,一方面想看�“高手”是如�“以口代手”完成对弈;另一方面又抱着某种“看热�”的心态,看看我的记忆力,能不能撑住完整的一盘棋,会从第几步开始出现记忆错乱�
棋局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结束了——对手布局阶段就丢了车,后面的着法只是在苦苦招架,仅用了不到30回合就败下阵来�
观众都很惊讶�“请问你是职业大师吗?你和许银川吕钦他们认识吗?为什么你不看棋盘都能下得这么厉害�”
我告诉他们,其实,这只是熟能生巧而已。并没有什么智力、天赋之类的突出之处�
为什么资深将军引弓射箭能够百步穿杨?为什么资深卖油翁倒油入孔能够滴油不沾?为什么资深教师不看课本都能完全复述全部教学内容?为什么马戏团里的猴子也能转圈圈跳舞?
这真没有什么特别的——只要练久了,你都会�
在象棋世界里,盲棋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普通的技能�
02
很多人并不理解盲棋的原理,所以才会觉得它特别神奇、特别不可思议�
事实上,盲棋这件事,无非就是一�“大号心算”�
在象棋赛事中�“心算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——你必须提前在脑海里构思若干种进攻或防守的方案,必须提前预演几回合、十几回合甚至几十回合后可能出现的盘面,在这个思维过程中,根本没有现实的棋子可以让你摆弄,你只能自己在心中模拟出棋盘棋子,默念出棋�——这本身不就是在下“盲棋”吗?
一�“盲棋”,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局部的“心算”所构成的。而一个棋手如果已经达到了县冠军甚至地区级别的水平,这�“心算”能力早就已经是小菜一碟,支撑完一整盘�“盲棋”,简直可以说是绰绰有余�
过去,很多江湖棋手乘搭火车前往全国各地打象棋比赛,硬座火车或高铁上的桌子,大小根本不足以摆放棋盘棋子,于是棋手们就直接使用嘴巴“念棋”,通过棋谱交流的方式下棋,对局双方心领神会,这不也是在�“盲棋”吗?
之所以一般棋迷会觉得“下盲�”非常神奇,那是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类似的对弈经验。有些老棋迷下了几十年象棋,水平也只能混迹公园棋摊,成为臭棋篓子的一份子,从来没有复过盘,从来没有心算过超过三个回合的棋路,自然无法理解“盲棋”的奥秘所在�
03
也可能会有棋迷问:照你这么说,特级大师的盲棋表演,都是雕虫小技、都是骗人把戏?
照你这么说,柳大华、蒋川、党斐这些大师、特级大师们1�20的盲棋表演,都是坑爹的了�
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�
首先,下一盘盲棋,和下几盘、甚至十几盘二十盘盲棋所需要的记忆量级不是一回事�
第二,盲棋的对弈难度,取决于你对手的平均实力。要知道,柳大华老师当年1 vs 19的盲棋对手,大多具有县级或市级以上的水平,这也给了柳老师巨大的挑战和考验。而如果你从公园里随便找些路人来充当对手,估计柳大华老师1 vs 30都没问题�
第三,虽�“盲棋”已经是一个被祛魅、被较广范围普及的技能,但从掌握人数的绝对比例来看,依然并不高。大多数棋迷长期处于“随便下下”的状态,刚刚下完的一盘棋尚且不能全部记住,要他们从头到尾完全凭记忆下棋,更是天方夜谭�
04
尽管�“盲棋”本身不过是一件只要经过长期训练就能掌握的技艺,它并没有特别不可企及的智力门槛,也远远达不到在《最强大脑》上让全国观众高�“哇塞”的程度�
但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掌握不了它�
这时候我们又要祭出那句传言出自于爱迪生的名言�
“天才就是1%的灵感加�99%的汗水!”
国内曾经盛传这句话还有下半句�“但那1%的灵感是最重要的,甚至比那99%的汗水都要重要�”
还有一部分吃瓜群众经过详细考证,认为这句话根本不存在后半句�
但还有另一部分较真群众刨根问底,认为这句话本来就不是爱迪生说的,是心灵鸡汤作者杜撰之后强加在爱迪生身上的——就跟现在经常在朋友圈刷屏�“鲁迅�”�“白岩松说”差不多�
但不管这句话到底是源自何处,是否真实可靠,但不同的人,对于这句话的不同理解,客观上也能反映一些问题�
很多人还是习惯性把问题归结�“天赋”上,不相信努力的作用和意义。即使有“99%的汗�”这样的话来鼓舞和励志,很多人还是宁愿相信“1%的灵�”,从而让自己的放弃和堕落合理化�
我是这么认为的,以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,还根本达不到谈论“天赋”的资格�
如果真心热爱象棋运动,愿意在象棋竞技上付诸更多的精力和专注,凭我的经验看,以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智力基础,把自己的棋艺锻炼到“可以下盲�”这样的水准,根本用不了一年时间�
古人云:读书百遍、其义自见;我觉得还可以加上后半句:下棋千遍,棋路自见�
还是那句话,你必须十分努力,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�